自從學了德文,一步步了解德國文化後,自此任何和猶太相關的事務總會輕易吸引我的目光
這本書採雙線穿插敘述的方式,一方以第三人稱觀點,直白、寫實地描述猶太小女孩莎拉在二戰期間受壓迫的種種不平遭遇
另一方以女主角茱莉亞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她身為六零年代後出生的一代,在法國定居二十餘年,卻對過往曾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事情一無所知,又如何去尋回這段被遺忘的歷史
過往這段慘痛的歷史不能被遺忘,也不會被遺忘,我想是這本書想傳達給我們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以下有雷---------------------
1942年發生在法國巴黎的冬賽館事件
年僅10歲的猶太人莎拉,被法國警察強制帶離溫暖的家,目睹父母被送去奧許維茲集中營,更因自己的天真,讓原先為保護弟弟免受納粹迫害才將其鎖在壁櫥裡的美意,變成了害死自己弟弟的悲劇
「爸媽如此的保護她,不願意說出外界的真實情況和戰爭後的諸多變化,這究竟是不是正確的決定?」
人們總以為小孩懂得少 其實有時他們卻懂得比大人還多
莎拉父母試圖保護他們產生的無知和茫然像個無底深淵,反而帶來了更多的恐懼及危險
失去家人的莎拉被迫一夕之間成長成為堅強的大人
她順利躲過納粹劫難,幸運得到杜佛一家的庇護
溫暖的杜佛一家不畏納粹的威脅,冒著生命風險藏匿莎拉
讓我想到電視劇燦爛時光裡講述台灣白色恐怖時期,也有許多人和他們一樣不畏強權庇護受政治迫害的人,阻擋更多悲劇發生
還記得戲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黑暗中總有光
後來,莎拉遠渡重洋去到美國,試圖切斷過去傷心的一切,斷絕所有認識她的人的聯繫,想要在異地展開新的人生
她放棄了家庭、放棄了姓氏、放棄了宗教信仰
卻終究還是無法擺脫死亡陰影的糾纏,無法忘記父母和弟弟當年如此悲慘的死去,僅剩她一個人在這世上苟活
後來即使有了丈夫和孩子,全然隱瞞過去的莎拉卻始終沒有人能理解她內心的孤獨和煎熬,最後還是走向了自殺,去找那些她多年來思念且心懷愧疚的人,我想莎拉在那裡才真正能過得快樂吧
記得先前看戲劇〈那年,雨不停國〉,女主角同樣面對這樣的困境,孤獨,不被理解,覺得自己被拋棄了
大部分時候,我們會稱這些天災或戰爭中的倖存者是一群幸運的人吧?
但細想之下會發現,他們愛的人全都不在這世界上了,還能為什麼而活呢?而這真的是幸運嗎?
小說前半部很大部分著墨於刻劃當年猶太人如何受到不人道的對待,他們內心的驚懼、折騰,與對未來的茫然
鉅細靡遺、具體深刻的描述讓人不忍直視,同時內心的聲音卻又告訴自己必須面對與反省我們過去所曾有過的殘酷,這些苦難才能昇華,他們的犧牲才有意義
印象很深的其中一個情節是小說寫道,猶太人以為大家都是自己國家的人,便應當站在同一陣線,不會傷害自己
但事實是,身在法國的猶太人,最後便是被同樣為法國人的警察押送走了
以我個人淺見,我想當時身為共犯的法國人,或許可分為兩派吧
一派是盲目跟隨者,在統治者高舉正義的旗子下被蠱惑了,以為自己正捍衛著倫理道德
另一派則是明知所做之事不正當,卻必須咬牙昧著良心隨波逐流,因為這是唯一可活下來的方式,即使這必須犧牲他人來換取自己的幸福
在那個動盪的時代中,做與不做的是非界線模模糊糊看不清楚
處在相對歲月靜好的現在回頭望,可能會對曾經的暴行感到不可置信,但想想若換做自己處在當時的氛圍中,真的就能做出比較「正確」的選擇嗎?
我想沒有真正經歷過那種生死一念間壓力的我們,都沒有資格自命清高的做任何批判
我們唯一需要做的是反省,是避免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記得之前上德國文化課時教授曾提到,現今許多曾參與過納粹行動的德國人其實都感到羞愧和自責,一生活在煉獄中,被揮之不去的陰影籠罩著
不曉得身為共犯的法國人和其他國的人們,他們當時又是抱持怎樣的心情「奉命行事」?二戰後擺脫德國壓制的他們,又是如何回頭看這些事情的?
戰爭如同一面鏡子,反射出人性的黑暗,卻也映照出尚有人緊緊抓住的善的光芒
「「你們沒有權力帶她們走,」這個鄰居說了,「她們全是正直的好人!你們不能這麼做!」在他大喊著這些話時,陸續有其他人拉開百葉窗,站在窗簾後方往外看。但是女孩注意到其他人沒有任何動作,也不出聲阻止,只是在那裡袖手旁觀」
「他的臉上突然佈滿了淚水。女孩無法理解,他默默流下眼淚的模樣,看起來怎麼是如此軟弱和羞愧」
個人覺得這裡刻畫得相當動人
在無法想像的混亂中,仍然有不少神智清醒的人們,試圖在能力範圍內阻止悲劇,因為良知告訴他們這一切是多麼的荒謬殘忍
只是在時代的巨輪下,平民百姓的能力太卑微渺小
在這位鄰居的身上,彷彿也看到了自己,面對時代巨變的渺小和無能
書中也點出,從外表根本無法判斷出誰是猶太人而誰不是,無論我們是什麼種族,其實都無太大不同,憎惡仇恨都是有心人強加其上的
另一條故事線描述身為記者的茱莉亞,在偶然機會下得知夫家老屋就是當年莎拉一家被強制帶離的地方,同時也是莎拉弟弟米歇爾死亡的傷心地
記者的直覺帶著茱莉亞深入挖掘當年事情的來龍去脈,但在挖掘真相的過程卻備受艱辛,甚至不受愛人的支持與理解,帶到了小說要探討的另一個大課題:
面對可能引發人們痛苦的過去,我們應該揭露真相,抑或是就讓它永遠湮沒在歷史長河中?
就像書中致力於戰後幫助猶太家庭的領導者李維說的「有時候,揭開歷史的瘡疤並非易事。有些未知的故事並不討人歡喜,面對真相比保持無知還要困難。」
因其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揭露真相帶來的利弊孰輕孰重,我想永遠都是個沒有標準答案的難題
順帶一提,個人很喜歡李維這個角色
他一方面不計付出,四處奔波為猶太家庭發聲,同時也能理解在當時時局下法國人民的艱難,有同理心的包容諒解他們當時的漠不關心有時也非出於自願
我們現代社會相當需要多些這樣的人呀(尤其是政壇
在茱莉亞不懈的努力下,公公愛德華守著一輩子的秘密,因著這個契機找到了出口
愛德華發現父親並未如其想像的冷漠,在知道自己身為莎拉一家悲劇的共犯後並非毫無作為,只是因為不想讓其他家人一同背負這不堪痛苦的過往,選擇秘密的以自己的方式彌補莎拉
其實想想,愛德華父親的作為蠻像我們父執輩或是更上一代的男性長輩們,他們多半隱藏自己的脆弱,選擇自己舔舐傷口,一個人承擔責任或贖罪……
真相揭露讓愛德華和自己長久以來的心結和解,並因和莎拉兒子相見,說出內心的抱歉而獲得解脫
我想他告訴了我們,原先再親密的關係都會因秘密而產生隔閡
有時候刻意隱藏什麼,反而容易引人想像出更多不存在的事情
與其一個人痛苦的背負秘密,不如和大家一起面對過錯,一同解決,事情總會有雨過天青的一天
就像被隱瞞一切過去的莎拉的兒子,直到被茱莉亞告知前全然無知,從剛開始得知時的無法接受、憤怒,到最後主動去了解這段令人心痛的過往
過程很艱辛,但我想比起空白與假象,如今能夠全盤了解自己的來歷,在走向未來的路上能過得踏實許多
另一個我覺得這本小說也帶我探討的重要課題是婚姻
茱莉亞在追尋真相的同時,察覺自己和先生漸行漸遠,最終他們理性地說出自己的感受,和平的分手
在茱莉亞的故事中我看到了,很多時候婚姻觸礁沒有誰對誰錯,只是在歲月磨合下雙方漸漸走向不同的道路
總覺得一段關係能維持很重要的因素是雙方能朝同個目標攜手前進
偶爾,一方稍慢時另一方便停下腳步等待,當一方快時另一方便努力追上
如果無法以同速度共進,當雙方不再聆聽彼此的感受,進而調整自己時,我想也就是該說再見的時候了
人是不斷在改變的。再相愛,若是沒有溝通和用心關懷,愛也會一點一滴消磨掉,身旁的,可能也已不再是你當初愛上的那個人
很諷刺的是,當茱莉亞漸認清他們兩人已不適合再在一起的事實時,兩人多年期盼的孩子卻在這時到來
婚姻、孩子與自由,書中也花了蠻大的篇幅描述茱莉亞的內心掙扎
個人很喜歡最後茱莉亞做出的抉擇。她選擇放丈夫自由,自己帶著孩子回到美國開始新的人生,同時也再一次找尋愛的可能
相當認同這裡所傳遞的訊息: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和所謂「完整」的家庭並不是等號
最重要的,還是教養孩子的態度和方式
若空有婚姻關係,讓孩子在整日充斥父母吵架聲中的家庭長大,我想才是傷害孩子的行為
另外書中也點到些許關於身分認同的問題
茱莉亞生為美國人,後來因愛遠嫁法國,雖然喜愛法國也努力融入一切,多年來卻始終被視為異地人
「他總是以英文回答我用法文提出的問題。他可能想藉此表達友善,但還是讓我有些不舒服,覺得自己即使在這裡住了這麼多年,法文仍然不太流利」
後來回到美國,早已習慣巴黎步調的茱莉亞,又再次感受身為異地人獨有的疏離
這些描述讓我想到來台的老榮民們,當他們回到中國家鄉時勢必也是這種感受吧
對很多人而言,原生的家鄉和已長期居住的台灣都是他們家,但兩邊的家人卻不都不視他們為自己人……又是另一個時代造成的遺憾啊
從這本小說中,我讀到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沉默不作為也是種選擇
雖然現在沒有戰爭,但隨著網路發達出現的匿名攻擊、肉搜……我想對人造成的心理壓力和傷害也不亞於戰爭
要聽從內心良知,該站出來捍衛正義時勇敢說出,還是人云亦云,屈就於他人,全部掌控在自己手中
書名:莎拉的鑰匙
作者:塔提娜.德羅尼
譯者:蘇瑩文
出版社:寶瓶
(順帶一提,近來才發現寶瓶出了很多優秀的書籍,值得關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