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住在名為燒水溝之地的孩子,和芸芸眾生的連結和羈絆
秀才、算命仙仔、阿公、鄰居孩童、牧師、外省兵 ……
還有紅龜粿、田園邊的鐵支路、 枝仔冰……
那個時代的樣貌被細細嵌入故事中
作者運用大量道地的台語對白營造出幾十年前台灣的鄉村氣息
生動的讓人懷疑作者是否就在自己的厝邊裝了錄音機,原封不動地重現了街坊鄰居的話語,讓人更相信書中的這個世界確實存在過
好些地方也都能見到家中長輩說話的影子 ,那些前一代人才能流利說出的,引人共鳴的台語俗諺 (台語真的是好美好有智慧的語言,對於自己無法發出優美的正統台語腔深感難過Q
同時,故事也寫出了舊時代的思想和刻板印象
像是書中阿公不斷勸念孫子要認真讀書,將來才能作官賺大錢、乞丐就是要吃嘸討賺……
試想,距離作者著作完成,這麼多年過去了,但我們是否依然被這些思想綁架著呢?
此書由三個短篇故事所組成,各自獨立成篇,但當它們彼此串聯在一塊時又是一個首尾呼應的完整故事
在第一篇同名篇章〈秀才的手錶〉中,描寫秀才鎮日看著手錶計算郵差到來的時間,等著寄信給不知道何人
直到故事的最後作者依然沒有明寫,留給讀者去詮釋
自己在讀時便不斷思索著,是什麼樣重要的人讓秀才如此心心念念?信又寫了些什麼呢?
而留待讀者去自行解謎的還有秀才的身世
他沒有名姓、沒有家庭、我們對秀才的一切一無所知
但從秀才的種種舉止中讓我自行推測,他可能是現今我們稱有精神障礙問題的人們
他們長期受到歧視、不被理解、被放逐而成了社會角落的邊緣人
跨越了時空,在幾十年後的現代社會,同樣的情景仍上演著,只是換了服裝、周遭的景貌不一樣罷了
「倚賴手錶的人聽力怎麼好得起來呢?」故事中,這句話反覆出現,提醒著讀者
當我們過度依賴單一事件時,很容易就被自己的偏見蒙蔽,而看不清事情的全貌
故事的最後,秀才遭火車撞死,將手錶留給了主角
主角說「我很想親自告訴他,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裡面本來就有一只手錶,只要讓自己安靜下來,就可以清楚地聽見那些「滴答滴答」的聲音正毫不遲疑地向前狂奔著」
我想,手上戴的那只錶象徵所有外在世界的紛紛擾擾,要戴不戴其實都無傷大雅。真正重要的是傾聽我們身體裡那只錶的聲音,我們內心的聲音,才看得清事情的全貌,才會知道我們該走向哪裡
第三篇〈時計鬼〉也是個讓人相當印象深刻的故事
故事描寫作者和朋友兩人遇見自稱是時計鬼的吳西郎,他可以隨其所好更改時間秩序,而來到此地的工作,就是要帶回平常他都住在鐘錶裡的時計鬼夥伴,因為燒水溝此地將有一位戴手錶之人將駕鶴西歸
後來,像是在呼應時計鬼的話為真,村莊裡的算命師也說出村裡有一人在過年前夕將隨村裡最有錢的富商一同西去
聽到此消息的主角阿公和隔壁鄰居火炎仔,從一開始不敢置信,害怕的互指對方,到後來慢慢接受,消極的自認自己就是那個不幸之人,開始要在最後的時日享受人生、揮霍
作者將人們微妙的心理變化描摹的鉅細靡遺
人們面對死亡降臨眼前時的害怕和無可奈何的渺小,都在這段發揮的淋漓盡致
看見書中兩位人物面對死亡時的反應,也讓我省思,究竟能預見死期的到來,是好抑或不好呢?
如果可以選擇,我會選擇什麼?
這個大哉問讓我想起先前看的台灣網路劇〈逃婚100次〉
劇中主角預見自己在不久的將來必定會死,而在這僅剩的期間內,不著痕跡的盡其所能為愛人作了許多事
我想,必須要有好多的勇氣和愛才足以支撐預見死期這件事情
書中三篇故事結合奇幻和現實,作者高超的功力,讓人無法清楚辨明虛實那條界線
現實生活的不堪在作者極具個人特色的滑稽筆法似乎也變得沒那麼痛了
雖然故事以幾十年前的鄉村社會為背景,人與人間緊緊靠在一起的那種生活樣貌貌似離我們在都市長大的孩子好遠
但我在看到作者描寫主角的校園生活、孩子才會有的淘氣反應時,才頓時發現那也就是我們生活的世界,我們的距離並不如想像中的遠,反之,我們其實就近在咫尺
兩人三腳、袋鼠跳(書中稱作跳死鬼遊戲),多虧作者寫實的描寫,喚醒了我幾乎已遺忘的童年,那些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光都一一召喚回了腦海
多年來,我們學著長大,學著以不同的心境來看周遭的人事物,卻常常迷失在其中
當不知所措時要記得,適時回到心中的小小孩,以他的眼光來看世界,或許就會找到答案
書名:秀才的手錶
作者:袁哲生
出版社:聯經出版
留言列表